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激发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活力,经济管理学院于6月24日举办了一场以“探寻新农人的田园诗篇——青年与乡村的浪漫共舞”为主题的讲座。本次讲座由农村发展专业陈樱炆老师主讲,吸引了众多对农业、农村发展感兴趣的同学们积极参与。
讲座伊始,陈樱炆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,全面阐述了新农人的概念与时代背景。她提到,新农人是指具备科学文化素质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、拥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业从业者,他们“有情怀、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”,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、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,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。
讲座中,陈樱炆老师还详细介绍了新农人在乡村的实践案例。从广州新农人沈燕芬放弃了深圳白领工作,返乡接班,成为一名农机使用一线“土专家”,到资中新农人杨兴福打造智慧农业生态园,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;再到江苏沭阳新农人徐高阳,借助电商平台整合当地农产品资源,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,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。再到三亚市新农人谭中仙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,发展民宿产业带动村民就业致富。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新农人在科技创新、文旅融合、电商创业等方面的积极探索,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。
针对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新农人,陈樱炆老师也给出了宝贵的建议。她指出,热爱农业农村、不断学习、具备创新精神、关注市场需求是成为新农人的基础。同时,掌握现代农业技术、善于经营管理、熟悉政策法规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她鼓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、脚踏实地,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,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新农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,也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和信心。学院将继续关注和支持新农人的发展,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,分享新农人成功经验,探讨乡村发展新路径,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。